各位好,findme更新一期,上周张颖发了他的演讲稿,叫《2025的4个重要判断》,我最近还在陆续读书和听课,整理了一些想法,接着这篇演讲聊聊,张总的稿子是切入口,不是论述的目标。
分几个问题聊。第一,合合信息。去年上半年去经纬跟他做访谈,他就说在推一些美股IPO,现在我听同事说,他们过去两三个月连续有五个IPO,比如合合信息就赚了不少,据说有十位数。看看经纬的项目和募资就知道,这几年确实业务不错。
但业务是结果,关键还是张颖DS他们在想什么,思考什么,观念是什么。今天着重聊这个。
第二个问题。是他文章第二个小标题: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这个话题这两年张颖一直在讲。去年访谈他尤其强调这一点,说他早就想通了,allin中国,并且认为这一点能给他和经纬带来优势。这个我能听懂,逻辑不难理解,你把方向越早定下来,态度越坚决,就越利于执行。但过去半年多,我一直想的是,这个判断为什么如此重要,以及为何如此难下这个判断,它本质上应该是个什么问题。
先说结论:这是身份问题。张颖给自己定义了身份,这个身份叫“中国投资人”,或者确切地说叫“中国市场投资人”。这是商业身份,不代表任何其他立场、国籍、民族、种族、阶层的属性,尤其是没有政治属性,是单纯的商业定义。
你说,身份的定义确实重要,但它很难吗?可以从福山的那本《身份政治》来谈。我们稍微绕远一点先聊福山。福山很多人都知道,尤其是投中网的用户,张楠写文章就老讲福山。这本《身份政治》是他最近的一本书,大概是2020年前后。一般我们提福山,都会讲《历史的终结》,这本书发行时间是1992年,三十多年前的书,当时赶上苏联解体,福山提出的终结似乎是说冷战结束,自由民主+资本主义获得胜利,人类历史终结在这里了,好像人类历史就不会再发生大的变革了。
后来福山也辩解过很多次,说首先他谈的不是人类历史,而是人类社会的制度历史;此外,他说自由民主+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套不是在1992年终结了,而是说这是目标,就好像马克思说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才是终局,说的也是对未来的一种必然性的判断,里边甚至不包含道德判断。福山当然跟马克思想法不一样,但他会拉黑格尔站台,说在这一点上,黑格尔和他的看法是一致的。福山确实继承了很多黑格尔和尼采。这个不展开了,“终结”谈的是未来的终局,是要先厘清的一个问题。
另外还有两个不太被注意的点。
第一个是书名。那本书全名是《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后半句容易被忽略。最后的人是指什么?这是借用尼采的话,所谓最后的人是没有胸膛的人,原话是这么说的:“生命耗费与追求永无尽头的消费满足,内核里空无一物,没有更高目标或理想去为之奋斗牺牲”。这个话不知道各位什么感受,我是有点挨嘴巴,因为我也天天在收快递。但他讨论的问题是,如果你有自由民主的前提,再加上永无尽头的消费满足,自由民主是权利,消费是欲望,作为社会人,权利欲望都满足了,是不是确实可以看到终局了?但事实证明这样不行,不行的原因,福山是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那边找的,他认为人类灵魂除了理性(也就是权利),欲望之外,还有激情是个变数,激情就是灵魂里渴望获得尊严和承认的那部分,这里也先不展开,就说当时对自由+民主+资本主义就是“终局”的判断,确实有偏差。
不被注意的第二点,是福山背后还有句话。大意是说,作为现代社会,人们基本上是能达成一个共识,民主是好的。当然你说可能国家不同,阶段不同,表现形式不同,但至少观念上,大多数人是在民主上达成一致了,很少有哪个政府会明确地说自己是反民主的,这就很不容易了,所以目前看,终局至少包括“民主”,这一点说得通。
那为什么说身份定义很难,很重要?福山在调整他的观念过程中,发现身份才是现在的主要矛盾,声明一下,这里我们谈的是全人类范围内的人和人的关系,社会变化。他这本书的导读是刘瑜写的,里边有个挺好的总结,说福山的价值观有个核心概念,就是“承认”。人类历史上有各种形式的为了获取承认而进行的斗争,比如近代化的早期是“人”反抗“王”,后来有宗教改革,是反对宗教统治,社会主义革命强调的是阶级斗争。现在从全球范围内看的话,这些矛盾多少都过去了,主要的斗争目标变成了“他者”或者“想象的他者”,就是“非我族类”那种想法。
那么要斗争他者,你先得有个主体性的自我,主体性自我怎么建立?就要先定义身份,身份怎么定义呢?比如说我是txl,我是不是就只认同L这个群体?那不一定,我完全可能会觉得有些异性恋朋友也志同道合,我们也是一个共同体;比如说我的同事英哥,据说和我是老乡,都是河北人,但有一次喝多了他告诉我,他是衡水人,老家挨着山东,他自己拿自己当山东人,那你说怎么办?那你就山东吧。所以身份认同很重要也很复杂,这是它难定义的原因。比如性取向,性别,民族,年龄,国籍,种族甚至任何你可能认同的价值观,都可以构成身份。那么投资人这个职业,当然也能构成身份。
另外身份认同其实是超出理性的。最起码是超出经济理性的。因为很多人基于身份做出的选择是不符合经济规律的,比如生活在欧洲的穆斯林后裔,很多人跑回中东去打仗。这都是理性之外的选择。所以理解市场的时候也得注意这一点,我这两年老说不全然相信理性啊、经济学啊这些东西,因为这些工具不全面,也在失效。上回跟李翔聊,他说经济学现在也在往行为经济学进化,但行为经济学研究的主体变成人了,那么研究人的学科,你说算是科学还是哲学?
回来说身份。在商业上就谈商业身份,张颖在这一点和没有定义清楚的同行不一样。我还是强调,这跟国籍民族年龄性别都没关系,是说你作为经商的人,你认为自己是根植于哪个市场的。现在很多人想法不一样,有人去新加坡,有人去东南亚,有人去欧洲,有人去日本,有人去硅谷。但张颖的演讲你细看就知道,是从中国市场出发的,很多人都谈出海,有些公司的股东会告诉创始人,赶紧出去,出去再说。但张颖就会告诉你,你想清楚,出去也是为了赚钱,出去不是目的。出发点是不同的。他还谈了创始人,产业链这些话题,全是从“中国市场”出发的。
必须再强调的一点是,讲商业就认真讲商业,投资人就是投资人,要尊重并相信职业和身份。之前在历史课上听过,很多人喜欢强调国家兴衰匹夫有责,这话特别好,一点错没有,但得有前提,匹夫要先有权再有责吧?权利跟义务有什么区别?权利是我想干就干,不想干就不干。义务是不想干也得干。比如交税是公民的义务,但投资是权利还是义务?一定是权利,那么我选哪个市场,选择跟谁做生意,当然是要有我的自由对不对?你不但要尊重这个自由,你还要捍卫它。
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经纬业务做得好,我们发现张颖有很厉害的东西,厉害的是他的思考能力和预见能力,这才是投资人的真本事,而不是说站在什么位置上。这一点值得好好想一想,一级市场有人会觉得进退两难,那么张颖搞清楚的那个问题,你搞清楚了吗?
我本来列了四五个要点,结果说这么久只说完一个。下回再说,预祝各位新春快乐吧。咱们明年见。
本文链接:http://knowith.com/news-23-196285.html张颖演讲读后感 | Findme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