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元庙会资料图(刘振杰供图)
湖北日报讯(记者王晶)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当地时间12月4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记者从申报官网上查询到,武汉汉阳归元庙会与全国近30个非遗项目共同展示“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
归元庙会资料图(刘振杰供图)
12月5日,武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王建军接受湖北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汉阳归元庙会展现了武汉人过年的样子,是长江中游一个大型城市庆祝春节的社会文化样貌,体现出长江文化的特色,已经成为武汉的文化标识。”
汉阳归元庙会,是在武汉市汉阳区归元寺定期举办的传统民俗活动。王建军介绍,清代中叶庙会已颇具名气,每年春节前后众多香客敬香祈福,游客如织,归元庙会以正月初九为最盛。“庙会是农耕时代的产物,在农村地区开展的庙会活动大多数是以生产、贸易为主题,武汉是个城市,归元庙会的特色是新春祈福仪式与民俗活动相结合。要想看武汉人怎么过年,归元庙会是个很好的窗口。”王建军说,2011年6月,汉阳归元庙会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归元庙会资料图(刘振杰供图)
“这次春节申遗的主题‘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紧扣了进行时、实践性上。”王建军说,“过年这个说法很好地体现了非遗的活态性、共享性。我们去逛归元庙会就能切身感受到,市民扶老携幼,举家出动,还呼朋引伴,邻里同行。这样持续数百年的集体行动,塑造了武汉人的集体认同、集体记忆,过年有了‘规定动作’,滋长出了‘仪式感’。”
为什么归元庙会生命力强大?王建军认为:“庙会上的重点是祈福,其间蕴含了人们对祈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意,有最广泛的人群参与,有最强大的生命力。”
归元庙会资料图(刘振杰供图)
目前,我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我省此前有端午节、剪纸、皮影戏、京剧、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5个项目入选人类非遗名录。王建军表示,从“中国茶”到“中国年”的申遗实践可以感受到,我国在申遗路径上更注重文化价值、参与体验,“茶包罗半个中国,年涵盖全体华人。”
归元庙会资料图
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黄超芬接受采访时表示,春节历史悠久,古代多以正月初一为新年、立春日为春节。辛亥革命之后改正月初一为春节,“春节”从此成为传统新年的代名词。“春节是阖家团圆的时刻、是辞旧迎新的节点,既促进了中国人的家庭价值观,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黄超芬认为,春节通过多样的习俗,生动地展现了东方智慧。
归元庙会资料图
春节不但为全体中华民族所共享,也在世界各地深入民心。全球约五分之一人口都在以不同形式庆祝春节。与春节相关的民俗活动已走进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约20个国家将春节列入该国整体或部分城市的法定节假日。2023年,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中国年”升级为“世界年”。
归元庙会资料图
王建军与黄超芬都认为,作为综合性的民俗文化,春节成功申遗也让更多民俗项目“借船出海”成为可能。每一个“春节故事”都可能成为中国文化出海的超级IP。春节成功申遗为讲好中国故事打开了新的思路,让全世界有更多机会共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除署名外,图片由武汉市非遗保护中心、湖北省非遗保护中心提供)
本文链接:http://knowith.com/news-23-81095.html春节申遗成功 汉阳归元庙会参与申遗共同展示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