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款要退17年,公考“不过包退”岂是儿戏


■ 视点
据报道,2024年,武汉刘小姐花2万多元参加了中公教育的培训班,合同约定,若未能通过笔试,中公教育会退费1.7万元。当没能通过考试的刘小姐找到该机构时,对方表示可以退费,但1年只能退1000元,共需17年才能退完。“等我拿到这1.7万,我都四十多岁了。”
从斩钉截铁的“不过包退”,演变成磨磨唧唧的“不过包骗”,作为公职类职业教育培训的头部机构,既然承诺“不过包退”,那就不只是一句大话,而是写在合同里、必须履行的契约。纵观近年来中公教育在履约上的一些忸怩举动,可以看出,类似“不过包退”的大包大揽式发展模式,或许已经走到了尽头。
尽管这些年的招录人数也有增长,但仍然跑不赢参加公考的人数。数据显示,2009年至2025年,全国公考报名人数从105.2万增至341.6万。这意味着,公考竞争越来越激烈。
当此之时,机构若仍以“不过包退”为标榜,势必面临着巨大的退费压力。漂亮的营收数据背后,则是日后履约的“抠抠搜搜”。
为行业长久发展计,与其总是与学员上演类似“塌楼式互动”,搞什么1.7万元退17年,还不如针对公考培训市场的新情况新变化,转型求变,踏踏实实做好内部管理,目标更精准,路径更务实,让每一单培训都物有所值,而不再搞粗放式大包大揽。
这也提醒市场监管应该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早在2021年,教育部等6部门就通知要求,校外培训预收费须全部进入资金托管专用账户。对诸如公考费用等资金管理,也应纳入相应的制度化管理。比如,可以建立统一的预付费监管平台,方便消费者在该平台查询培训机构的资金托管信息等。
说到底,针对公考培训的问题,行业要有自律,学员要有理性,监管要将其纳入制度化框架,这个规模不小的市场也才能成为一个健康、长远发展的市场。
□胡栖安(媒体人)
本文链接:http://knowith.com/news-1-12393.html退款要退17年,公考“不过包退”岂是儿戏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权威访谈:谋发展 启新篇】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
如登春台:郑州新密市代还信用卡取现,都在这信誉至上,大家都找他操作
如登春台:郑州巩义市上门代还信用卡,找我就可以了,价格最低的地方
2025官宣!印度易瑞沙多少钱一盒(250mg30粒)售价仅650元起!
心旷神怡:上海市代还信用卡取现,怎么套取出来(一手商家无中介差价)
分享靠谱步骤:DY月付怎么套出来秒到账?
互动:拼多多先用后付如何套出来-试试9个操作步骤
战略考量:便荔卡有额度怎么提取—秒到账走店铺流程操作
玄霜:教程:京东白条怎么可以套出来(图文教程)
商家一招教会: 微信分付提现教程, 全部操作流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