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离职,名下“百万粉丝”账号归谁?

【案例苑】
●案情:小吴是一家鲜果公司员工,公司决定运营社交媒体,并组建项目小组,小吴作为小组负责人以个人身份证实名注册了新媒体账号。该账号定位为生鲜美食制作,由公司提供拍摄场地、素材,员工共同策划拍摄主题、文案、营销等环节,该账号获得近百万粉丝关注,为公司带来不少经济效益。不久后小吴离职,公司要求其交接账号,小吴却说该账号是自己个人所有,拒绝归还。公司遂将小吴诉至法院。
●判决: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公司与小吴之间是雇主与雇员的关系,劳动者创造出的劳动成果应当归雇主。法院查明,该账号由包括小吴在内的多名员工发起,主要内容为宣传公司业务,员工共同构思创意,公司提供拍摄设备等支持,账号还被纳入公司视觉媒体部门管理,故账号内容并非小吴个人独自创作;辞职后,小吴也在个人社交平台称不再运营账号。综合来看,账号是公司员工共同创造的劳动成果,法院一审判决使用权归属公司所有。后小吴不服提出上诉,二审法院维持原判。
●说法:随着流量经济的发展,“网红”账号的经济价值与日俱增。通常情况下,如果账号是以用人单位名义注册,员工基于工作职责进行运营管理,账号权益一般应归属于用人单位。如果员工自行注册和使用账号,通常应认定账号权益归属于员工。但网络服务平台的实名认证机制作为一项管理措施,并非判定账号使用权的唯一根据。当账号“名不副实”的争议发生在职场时,一般要综合考虑注册行为是否为履行职务行为、账号内容是否为工作内容、制作主体是否为实际使用人、内容与注册人的人身紧密程度等因素,做出合理认定。
与此同时,公司在推广宣传时,应尽量以公司作为主体来注册账户,注册在他人名下时,可以通过协议明确账号的权属,并对双方权利义务、账号运营管理等内容进行详细约定,避免出现类似争议。
(光明日报记者王金虎整理)
《光明日报》(2024年11月23日05版)
本文链接:http://knowith.com/news-23-47365.html员工离职,名下“百万粉丝”账号归谁?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刊发社评社论,媒体点赞《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
【申报】关于发布2024年度车规级芯片科技攻关 “揭榜挂帅”榜单的通知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的若干措施》
【申报】政务网站与政务新媒体运营项目招标公告
关于延续实施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2023年第71号)
国产智能操作系统步入新阶段
我学者用超表面实现平面内纳米位移光学感测
图说外观设计|一图概览制度新变化
科技部关于公布2023年度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名单的通知
【公示】第一批北京工业遗产拟认定名单公示
旺益茂:苹果id贷怎么做,苹果id贷怎么申请
如登春台:石家庄高邑县代还信用卡取现,口碑商户实体店多种方式
大吉大利:东莞东城区代还信用卡真实商户积分,高效便捷服务
鸭嘴兽一次性在哪里拿货?看这三个渠道就知道了
知足常乐:拼多多先用后付额度怎么套出现金,三个方法其实简单
升级:支付宝花呗额度怎么兑换出来-分享四种方法轻松学会提现
锲而不舍:花呗额度怎么提现出来(推荐三个最新方法)
喜从天降:上海闵行区垫还信用卡,口碑商户价格最低的地方
大吉大利:深圳盐田区代还信用卡取现,放心的选择,大家都找他操作
逼近0°C,钱塘江边突发!男子被发现时已失温,身上挂着渔网和泡沫!不停念叨着三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