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子新院士:合成生物学的未来是生物学界和工程师联合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怎么做到产学研合力?12月14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张江一场共话人才未来产学研合作的闭门会议获悉,前沿的合成生物学研究,已经看到生物学界和工程师联合的必然。
合成生物学的未来是生物学界和工程师联合
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邓子新以合成生物为线头,分享了生态文明背景下合成生物科技与产业发展的颠覆性创新之路。
邓子新表示,生态文明的发展催生了合成生物学的业态变革,“这个学科就是在测序技术、基因克隆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发展基础上,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对各种微生物甚至包括人体的微生物进行编辑。它可以在医疗、环境、健康、能源、食品等方方面面渗透进我们的生活。”
邓子新称,目前,业界已经把这门学科提升到了工程学的层面,“合成生物学的未来就是生物学界和工程师联合起来,对生物体进行重新布线和编程,今后将陆续可以生产更廉价的药物食品和健康产品。”
生物医药产业既需要高端人才,也需要一线工人
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促进中心主任、支部书记刘厚佳分享了2023年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人才发展趋势。
2022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约为4.2万亿元,同比增长5.8%;2022年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约为8537亿元,同比增长12.1%;2023年预计还会继续增长。当前,上海全市生物医药产业的从业人员约为28万人,其中有四分之一在张江;硕博士学历的增长较为明显,本科以上为52.7%。
刘厚佳认为,企业用人的需求是有梯度的,“既需要有领军的人,更需要一线的产业工人”。其表示,从未来1-2年的预测来看,创新药产业人才紧缺程度将延续紧缺状态。而2023年上半年企业的中高端职位招聘中,医药研发岗位招聘数量最多。至“十四五”末,生物医药人才需求总量为36.8万人至47.7万人,人才缺口仍较大,特别是高层次研发人才。为此,建议高校有针对性地做一些培养。
本文链接:http://knowith.com/news-2-163.html邓子新院士:合成生物学的未来是生物学界和工程师联合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国际科创项目前沿大赛竞技
【解读】提升专利质量促进转化运用——《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看点解析
关于丰台区举办“丰帆行动”计划——孵化机构推介专场的通知
【解读】关于《海淀区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助企纾困的若干措施》的政策解读
我国昆虫学科技论文数量世界第一
北航破解“折翼”无人机飞行难题
我国新一代气象超算系统建成
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丰台区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丰政发〔2024〕1号)
《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
《门头沟区关于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门科信文[2024]5号)
喜从天降:上海静安区代还信用卡都在这信誉至上,高效便捷服务
全球购买攻略更新!正品代购印度瑞戈非尼哪里买:常见三种渠道真实对比分析告诉你如何选择!2025印度瑞戈非尼(Regorafenib)多少钱一盒印度瑞戈非尼代购真实售价约13000元一盒一览
如登春台:青岛崂山区代还信用卡可长期合作,流程简单高效
如登春台:昆明盘龙区代还信用卡垫还,最便宜的地方,流程简单高效
眉清目秀:郑州惠济区垫还信用卡,怎么刷出来,5种常用方式
专心致志:苹果id贷逾期,苹果手机id贷款口子2024
京东白条信用购靠谱秒到账《这些操作有哪些步骤》
秒懂百科: DY月付额度怎么取现 正确使用方法